2)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通过各种办法、渠道,将他们留在金陵的家人接到叙州来,或者想办法将他们留在金陵的家人聚集到兰亭巷附近。

  在金陵事变时,冯缭、赵无忌颇为及时的将上千人迁回到叙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在叙州的左司斥候、匠师及子弟的亲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左司子弟,其父母亲人都留在金陵。

  削藩密谋公开之后,这些左司子弟也都能心思安定的留在叙州,但他们心里更多是将这事当成异乡任职,内心深处总是将父母所在的地方视为人生牵挂不去的故土。

  施绩、魏常二人是左司五百子弟里的佼佼者,但恰恰他们的父母姊妹都还留在金陵,以往他们都能安心留在叙州任职,但谁能想金陵事变,大楚顷刻间分崩离析?

  开始他们还没有那么担心,以为桃坞集军府所剩兵户征集起来,犹是一支不容小窥的战力,到时候所有兵户都撤入秋湖山,他们的家人也应该受到保护。

  谁曾想到信昌侯李普那么轻易就放弃秋湖山,在撤往润州过程中,无法给庞大而缓慢的兵户眷属队伍提供足够的保护,致使上万人妇孺被安宁宫俘获,当成逆军斩首。

  那时候施绩、魏常心便纠成一团,当时他们身在数千里之外的叙州,对远在金陵的家人完全照应不到,只能期待家人侥幸逃过大劫,撤到润州能安全起来。

  直到信王用信昌侯为饵重挫南衙禁军的消息传到叙州,他们便再也坐不住。

  由于韩谦对家兵子弟及左司子弟的教导,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军队武官培养,要全面、深入得多,以致施绩、魏常等青年武官虽然才是低层的队率,却已经具有一定的时局形势分析能力。

  他们几个父母家人都在金陵的青年武官这些天聚集起来,讨论过觉得以信昌侯李普的尿性,完全有可能将三四万家小都抛弃掉,仅仅率三千精锐将卒与楚王军分道扬镳,绕过金陵城,从金陵城西的长江南岸寻找机会登船,逃回岳阳来。

  那样的话,他们的父母家人就会彻底沦为弃民。

  又因为青壮年都被抽空,剩下的人都以妇孺为主,没有哪家势力会接收,即便不会直接死于刀兵之下,也会死于饥饿跟寒冷!

  施绩、魏常与一些父母家小在金陵的子弟商议,便决定一起离开叙州,返乡寻找父母家人共渡难关。

  虽然坚持军纪不容有违、治军心硬如铁的田城,听施绩、魏常噙泪陈情,也是动容,不忍再说严厉的话。

  “你们大可以一走了之,为何冒着会受军纪惩处的风险来跟我言别?”韩谦站在山间,看着施绩、魏常二人,他们十七岁时随自己到叙州,转眼间已经三年时间过去,他们已经从稚嫩的少年成长为坚毅的青年。

  “老大人为国为民,身受暴刑惨死,大人也于我们有教导之恩,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