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饮食以及冬季取暖所需的薪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要说铸造冶炼等工造之事及青砖石灰水泥的烧制,一旦规模发展起来,对燃料的需求量更大。

  倘若这些燃料仅仅用伐木砍柴以及农作物秸杆替代,不要说很快就将将周边的林木消耗一空,需要投入的劳动力也将是空前巨大。

  用煤炭烧砖,能使每块砖的价格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未来还能进一步降低,最为主要的就是体现在获得煤炭及薪柴的人力成本差距之上。

  农耕时代的困境,除种植足够食用的粮食,需要付出艰难的劳动之外,薪柴的伐取、衣物的纺织乃到住房的建造,无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韩谦现在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在每个环节,都能使劳动效率大幅提高,使劳动力得到真正的释放,才有可能摆脱农耕时代的困境。

  煤炭的大规模使用,促成工业时代的到来,还是最初的工业革命时代,不断刺激对煤炭的需求,扩大其生产,后世存有相当大的争议,但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韩谦稍作权衡,要求邹朗等人对大通岭煤层作进一步的勘测,优化建设方案,但他也要求冯缭立即将枕轨制造提上日程,不需要再拖延了。

  即便一段时间后确认大通岭煤层不适宜大规模开采,枕木也能用到其他地方。

  梦境世界时,后世是在淮南地区有大规模开采浅层煤的先例。

  即便大通岭这边不适合,韩谦相信鸠山、八公山或者淮西其他地方,必然有着他们还没有发现的大型浅层煤矿存在。

  大通岭附近地形不是特别崎岖,修九里长乃至三十里长的基道,都不需太久时间,反倒是制造数万根枕木不是易事;水泥的烧制、槽型精铁桥架梁的铸造都需要提前准备——在今日之棠邑,这可以说是一项超级大工程了。

  不过,韩谦力主去做。

  只要去做了,很多技术上的细节才能得到积累、提高,还能进一步培养、蓄积工造人才。

  在磨盘谷营地,韩谦与邹朗等工师谈话到深夜。

  将要歇息时,刚从叙州返回的冯翊,他从东湖赶到石梁没能见到韩谦的人,又连夜赶到磨盘谷。

  淮东移交石梁县之后,韩谦便传令叙州,要那边将被困龙潭山的流寇交由辰州番营围剿,由魏续、林宗靖率兵马旁边监管。

  辰州番营咬着牙将龙潭山强攻下来,一个活口都没有留,整整齐齐交出三百颗番寇头颅,一点折扣都没有打——这种情况下,洗家父子即便拿一些普通番户的头颅来顶替,冯翊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在交出三百颗番寇头颅之后,又在郑畅所派的监察御史、郑氏子弟郑通以及周启年等人的监管下,辰州番营最终于八月初乘船沿沅江离开辰州。

  洗氏父子没有选择,梁国大乱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