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五章 房里人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运使大人,下官觉得,此子有些异想天开,朝廷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群商贾怎么可能办得到。”

  单州学政别看言辞灼灼,其实在座的一些人却是知道内幕,单州学政之所以要罢黜盛长槐的策论,无外乎就是,他所在的家族,就是盐商,和盛家不同的是,他们家族是嫡系走科举之路,旁支却是盐商,但若是没有嫡系的权势,哪里来的盐引,说白了,旁支的商贾就是嫡系的棋子,真正盐庄的控制权,是掌握在嫡系手上。

  但是转运使王令极又岂能看不出来这个政策的好处,一眼就看穿了此人的目的,就是不想让这篇策论流出去,不仅没有上单州学政得逞,将盛长槐罢黜,反而力主将盛长槐定为解元,算是因祸得福,之前他的名次,不过第七名而已。

  “好久没有见过这样文武双全的后辈了,无端先生教了个好学生啊,要是我家韶儿在这里,一定会视为知己。”

  王令极之所以破格把盛长槐点为解元,只是从盛长槐身上,看到了他家长孙的影子,本着为国选才的目的,对盛长槐颇有好感,更何况,盛长槐其他几科确实不错,配的上解元的名头。

  盛长槐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大宋比后面的明清要开明许多,除了单州学政这种既得利益者,是没人会因盛长槐一篇策论就将他罢黜的,即便是盛长槐的开中策考虑的不够全面,有些瑕疵,也不至于就罢黜了,这也是盛长槐原来的排名在第七名的原因。

  王令极将盛长槐点为解元,除了单州学政,其余人都没有反对,他们这段时间因这片策论有过争论,有看好的,有觉得纸上谈兵的,但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盛长槐是因为科考的号舍缘故,才会导致策论有些考虑不周,之前第二场的考官已经给大伙说了,盛长槐的运气差到极点,竟然被分到传说中肯定考不中的臭舍了,能做成如此,已经是奇迹了,像这样很明显就有前途的后辈,他们也不愿意去无缘无故得罪的。

  贡院的事情,盛长槐并不知晓,但是前来贺喜的学子,盛长槐就不能不重视了,本来他是作为盛家晚辈,协助招待客人的,但这么多人前来给他贺喜,再加上酒宴是现成的,没多久,就被热情的家乡同年给灌个半醉。

  恍恍惚惚只听到贺章和徐慎临走的时候给他保证。

  “孟英,你那心学,别的地方我们不清楚,但是作为同乡,我们肯定是支持你的,整个京东西路文坛,至少年轻一辈都是你的后盾,你就放心去做吧,咱们这边好久没出过大儒了。”

  这也难怪贺章他们如此兴奋,应天府乃是太祖的龙兴之地,应天书院也是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甚至范相公也主持过书院学政,但除了王尧臣考中状元,盛长槐的祖父中了探花,现在在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