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大事了(万字大更求订阅)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一年中元节,今时不同往日,盛长槐解元的身份,明摆着科举有望,到不用和去年一样,用诗词来证明自己的文采,再加上官家近日身体不适,韩驸马作为官家的女婿,也不好参加这种聚会,海家兄弟也各有各的事情,三味书屋的文会,仅仅来了几个低级官员,都是担任责编之职的,盛长槐作为东家,今日倒是以责编的身份出席。

  一年多过去,三味书屋的几本刊物已经在汴京奠定了它的地位,今日文会,甚至来了许多入京赶考的举子,想要借这个平台扬名,虽然没人做出如盛长槐去年那样的传世之作,但也是佳作频出。

  即便是盛长槐今日未做一篇诗词,就算南方诸路的举子,也没人敢质疑盛长槐的才学,他们来汴京不过一两月,盛长槐在诗词上的造诣被汴京学子传的神乎其神,甚至还庆幸,要不然,就如同去年一样,《明月集》特辑收录了上百诗词,被记住的,仅有盛长槐的八篇。

  按照汴京本地学子的说法,盛长槐之所以没有作诗赋词,就是怕自己掩盖了学子的光芒,毕竟马上就要科考,这是临考前不多的扬名机会,反而因此让盛长槐无厘头获得了许多学子的好感,以为盛长槐是有意为之。

  今年的诗词文章质量也是历年三味书屋收录最好的一期,盛长槐虽然没有吟诗作词,但却在《问学》中,添加了一篇后世的心学文章,算是投石问路,为自己在文坛的谋划开了第一枪,虽然还没有刊印,但从来参加文会学子,还有几名责编的表情上来看,这心学理论,到没想象中那样,让人难以接受。

  其实这也正常,这个时空没有朱熹,张载刚回关中完善自己的学说,准备成为一代大儒,因之前盛长槐对他那四言评价,对盛长槐感官颇佳,和原本时空不一样的是,张载当了几年官,因为盛长槐对他那四言评价,在文坛上屡屡遭人质疑,一气之下,提前辞官回到关中潜心做学问,不同的是,并非是到横渠书院,而是有了更大的平台,在西北富户的资助下,又有吕家兄弟的加盟,在京兆府长安创办了长安书院,也是得益于盛长槐提前说出的横渠四句,让张载成为西北人,尤其关中人心目中最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的人物,民间出钱出力,官府也推波助澜,势要在长安创建出一所可以媲美四大书院的学府。

  虽然没有了张横渠的名号,但最近,已经有人喊出了张长安的叫法,说明张载这两年讲学,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他在关中文坛的地位,尤其让盛长槐惊喜的是,最近张载的几篇文章,隐隐已经融入了心学的一些主张,比如知行合一,张载不愧是张载,盛长槐简简单单几十句话,就让他悟到了心学的精髓。

  二程现在还年轻,虽然不满意张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