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时代不一样了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长槐已经许久不做诗词了,一个是因为他夹带中的传世诗词记得已经不太多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也没有必要抄写诗词来替自己扬名了,一代新儒的头衔,随着宋词将心学典籍整理归纳完成,再加上这两年人在西北,关学自张载等大儒以下,对于盛长槐提前带到大宋的心学各种吹捧。

  在这个二程未出,朱熹还是个年轻学子的年代,领先于理学五百年的思想,而且是一个一出世没多久就已经完善的心学,无疑是成年人吊打小孩子。

  在原时空,张载本来也是理学宗师之一,但是在现在这个时空,张载受到盛长槐的恩惠,横渠四句提前了多少年横空出世,本来就对盛长槐的好感十分强烈。

  在盛长槐心学问世的时候,虽然对他们之前的思想有些冲击,但不像王阳明当年创建心学的时候那样被理学大儒视为异端。尤其是张载这个当世文坛宗室,第一时间不是反驳盛长槐的理论,而是下功夫去研究和他们之前所理解的圣人典籍有何不同。

  凡是都怕认真二字,心学能在后世比理学得到更多人的追捧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不见得心学就比理学先进,但是想比于还没发展到大成的理学,盛长槐虽然没有得到心学真传,但是却把心学的核心思想带了过来。

  不得不说,宋词真是一个做学问的好手,经过他完善整理的心学,已经很接近王阳明心学大成的思想。再加上海家协同翰林院同僚的完善,比之现在的理学前进了一大步。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一个正在摸索阶段,一个是由大成理论进行逆推,当然心学的进展神速。

  大宋又是一个文化包容的时代,比之原时空明朝的文坛更加宽容,而且心学也不是挖掘儒家根基,其中的思想和理学有着种种重叠之处,用张载的话来说,儒学理论,殊途同归。

  盛长槐又在西北搞出种种实务,至少安抚司所辖的西北州府百姓的生活天翻地覆,所谓立功,立言盛长槐已经完成了两个,至于立德这一块,谁也在盛长槐身上找不出特别大的纰漏,他又是探花出身,文官的身份很能得到文人的认同,可以这么说,盛长槐是当世最接近三不朽的。

  所以,即便是韩章韩大相公,这两年也没有再次针对盛长槐。

  在这样的情况下,心学理论从西北辐射至全国,尤其是西北,关学已经在张载的认同下,转而自称心学门生,所以,像盛长槐这样的身份,只要他不愿意,没人敢逼他作诗赋词。

  按照西北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西平侯为当世新儒,自然是要往立地成圣的方向去努力的,诗词乃是小道,做的再多,也是无端耗费心力,不如把心思用在著书立说上面。

  时隔近两年,盛长槐再一次出手作诗,只有一个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