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下1期拍摄点去哪_全能大明星林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评人,湘南传媒大学教授刘丛。

  “第一次知道林浩这个人,是因为他的《千秋》,当时就被“古风”二字所吸引。

  后来他又陆续写出《三寸天堂》,《辞九门回忆》,甚至是《男儿当自强》那样的歌,让我不得不佩服。

  但我依旧未曾想到,会有《青花瓷》这样的歌面世,对于整个华语乐坛来说,今天是一场盛宴。

  因为它,让这个犹如一潭死水般的华语乐坛,重新焕发了生机!”

  刘丛虽然不是明星,但他的学生却有好几个,眼下都活跃在华语乐坛,加上其敢说敢做的性格,在网上还是比较有名的。

  海潮唱片公司音乐总监,业内著名作词人,第十三届金词奖获得者,多项音乐节目导师,点评人汪文。

  更是直接发了一篇,三千多字的长文。

  言语间,对《青花瓷》推崇到了极点,他首先从,林浩当日分析的角度,帮广大网友,叙述出了这个故事。

  “我非常荣幸,能做为第一批,听到《青花瓷》的听众,和大家一样,我也被这首歌的质量所惊艳。

  此歌可为古风巅峰,特别是歌词,简直写到了绝处,我给大家简单分析分析。

  首先是开头“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为我们揭开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这里的“晕”,堪称点睛之笔,精妙绝伦。

  什么叫“晕”,便是缓缓散开,用于此处带入感极强。

  朦胧的月光之下,结局真的被打开了吗?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吗?极有意境。

  再看这一句,“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惹”字,为类叠修辞。

  通俗点来说,就是将相同的字词句,反复使用,表达出内心强烈的感触。

  “惹”为动词,用于“芭蕉”“门环”,直接赋予了这两个物生命,跃然于眼前。

  再与“我在江南小镇惹了你”相结合,整个画面饱满而形象。

  像这样的细节,满篇皆是。

  但最让人惊艳的,必然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个“等”字,放眼全词,我以为最感人。

  在这要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青花瓷是“汝窑”烧纸而出,由于其特殊的天青色,传世也不过七十余件。

  古人不懂温差湿度,他们只知道,真正的天青色青花瓷,只有在烟雨天气,以雨水洗涤后才能完成。

  “青花瓷等烟雨,而制作青花瓷的人,却在等那位女子。”

  一个“等”字,唱尽多少无奈和感叹,但曲中,却用淡淡的腔调演绎。

  求不得,爱别离又怎么样呢?众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种幸福,不如就当此生的相遇,是为来世的重逢埋下伏笔。

  哪怕未曾厮守,也该感谢,那惊鸿一瞥的相遇瞬间……”

  汪文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比刘丛可就大多了。

  特别是在作词方面,更是公认的,最顶级的几个大拿之一。

  多少歌手,求他一首词而不得,但即便是这样的人,却如此激动的,对《青花瓷》歌词,发这么长的评价。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青花瓷》的喜爱,甚至是佩服。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