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八十三节 五铢钱!(1)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躬身答应着:“诺,县尊即有令,小的们自然不敢违抗!”

  谁叫今年是朝廷的大考呢?

  至于某些已经收了好处的家伙,私下里揣摩了一下,感觉这杜氏真是不怕死啊!

  竟然敢与天家对着干。

  看来,这杜氏是要亡了。

  这船要沉喽!

  既然如此……

  那已经吃到嘴里的东西,自然是自己的了!

  甚至,胆子大的人已经开始寻思着,杜氏倒台后,自己能捞到什么好处了。

  嗯,杜家在本县的几个庄子和作坊,看上去挺美味的……

  这世界就是如此残酷。

  雪中送炭,没几个人会做,反倒是落井下石的人,非常的多!

  ………………………………………………

  刘彻此刻却是在太子宫里审视着从关中各县传回来的报告。

  没办法,马上就是秋收了,就是检验他这个太子的拳头能不能砸碎关中富商们串联起来的铁链的时候。

  整个太子宫上上下下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家上,华阴县的报告回来了……”汲黯急匆匆的举着一份竹简小跑进来,躬身拜道:“华阴县风平浪静,市集商人平静,民间地主和士绅也如往日一般,并未有什么异常!”

  “辛苦爱卿了!”刘彻点点头,连忙让王道准备茶水。

  “谷口县急报……”义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禀报道:“谷口一切如常!”

  刘彻也点点头,笑着让他坐下来。

  他看了看堆满他案几的来自关中各县的报告。

  如今,这关中七十五县,已经有六十县发回来了报告,基本上都是风平浪静。

  这说明,刘彻的这一步棋走对了。

  大势已成,那些妄图与他对抗的大商贾,只是螳臂当车而已!

  说实话,为了应对这一切,刘彻可谓费劲了苦心。

  即拉下了面皮去求晁错,与御史中丞杨奋商量,让杨奋去压住了地方的县令和县尉。

  然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刘彻更在粮食保护价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原本,刘彻定的是最低四十五钱,最高五十五钱。

  为了能让这个政策被更多人接受,刘彻分别让步了五钱,取了去年的平均值。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无比明智。

  此刻,整个关中的地主商贾们绝大多数,都没有任何反对和非议,反而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这个政策。

  “**说的对啊,政治,就是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刘彻在心里感慨着:“任何改革。都是建立在让大多数受益的基础上,才能成功的!”

  历史上有很多改革。

  改革的初衷都是为了改变国家的不利局面,可最后都失败了。

  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更是让文明强盛的北宋从此走向灭亡。

  而这些失败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忘记了照顾大多数地主和士绅以及贵族的利益,打击面太大,导致即使有高层支持,但是中下层却各种抵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