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31章 求月票!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宰相们赌气,结果就是又有两位宰相辞职,尚书令空缺。

  襄阳城的百姓,这段时间感觉很过瘾,大戏不断啊。这么精彩的朝堂局势,都让时报和半月谈的销量再次暴增,半月谈都破三万了,时报也破了两万。

  至于汉京报,因为是官方喉舌,对于朝堂时事一直摭摭掩掩的,销量如今不增反降。

  时报和半月谈如今也越来越大胆,谈论起这些时事来也毫不避讳。

  国子监的学生们、讲武堂的学生们,还有那些年轻的士人们,一个个都跑到报纸上来抒发自己的意见,大肆讨伐侯君集这样的奸人。

  甚至骂宰相无能。

  不过当萧瑀和陈叔达辞相后,却被许多人称赞。

  李世民缩回深宫不出,不见宰相不视事,但每天都要看报纸,听六扇门的禀报。

  越看报他越生气。

  “这半月谈和时报简直就是在煽风点火,挑拨是非!”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桌上。

  他一直都很支持这两份报纸,甚至让他们刊登朝廷的邸报消息,让他们使用朝廷的驿站系统。可现在他们都写的是什么?

  越来越过份了。

  这两家报纸是李超名下的产业,这又是否李超幕后授意?

  “传朕旨意给羽林军和金吾卫,把半月谈和时报封了!”

  王太监惊讶。

  这半月谈和时报两份报纸,可是名声极大啊。这要是封了,只怕会引发事端啊。

  “封!”

  “朕难道还要被两家私人的报纸给牵着鼻子走?他们有何资格谈论朝政,指责朝堂?”

  被中书门下的宰相们顶着干,已经够火大了,现在连两家报纸都要对他指指点点,虽然没明说,可这话里话外,不都是在指责他吗?

  忍无可忍。

  “陛下,只怕中书门下宰相们未必肯通过旨意。”

  李世民大怒,“直接调羽林军和金吾卫,朕不通过中书门下,朕直接调兵。”

  “枢密院那边未必就通过啊。”

  这下李世民更怒了,难道他堂堂天子,要封两家报纸也做不到了?大唐的将士,他这个皇帝调不动了?

  “直接下旨到军营,朕倒要看看,谁敢不遵旨!”

  旨意越过了中书,也越过了枢密院,直接下到了羽林军和金吾卫的军营里。带兵的校尉们有些为难,但面对着脸色不太好看的宫里内侍,最后还是咬牙去召集兵马了。

  中书门下的宰相们、枢密院的枢密们能跟皇帝硬顶,那是他们有资本,国家制度如此。但他们只是军中的普通军官,他们管不到朝堂那么多的事情,他们只知道,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皇帝直接下旨了,他们不能拒绝。

  当天,羽林军和金吾卫数支兵马出击,直接把襄阳城里时报和半月谈报社给封了。

  好在他们行动之前,得到了命令,只是查抄封闭报馆,不许伤人,也不抓人。

  半天时间,报社封了。

  印刷坊倒没事,那边跟报社都属于李家,但名义上是分开独-立的。

  报社封闭,里面的编辑记者们被赶出来,然后士兵们封门,上锁,还派兵把守。

  行动很快,动作迅速。

  李世民接到报告,心里很舒爽。

  中书和枢密院也很快都接到了消息,就在襄阳城里的事情,哪里瞒的住。

  李靖听说皇帝直接调动南北衙的士兵去封报馆,沉默了许久。

  然后从笔架上拿起一支笔,蘸墨写下了辞表。

  把辞表交由吏员上呈,然后他回头看了眼枢密院里自己这间公房,叹一声气,摘下官帽,把官印也摆好,然后出门走了。

  宫里李世民心情难得舒畅,王太监脸色低沉进来。

  “陛下,刚刚枢密使卫国公李靖向太子殿下上呈辞表,然后挂印离职了。”

  “什么?”李世民愣住。

  “陛下,枢密使李靖挂印辞官了。”

  “他为什么要辞官?”李世民喃喃道。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