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席卷黔东南(六)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席卷黔东南(六)

  似乎是要给红军占领黄平再添一笔重彩似的,中午两点多,进入黄平不久的中央纵队传出喜讯,贺子珍顺利产下一个女婴。

  毛泽东闻报,为女儿起名李盈,谐音赢,意思是红军是正义之师,理应打赢,以纪念黄平大捷。

  此时的毛泽东,心情大好。想想何健、白崇禧被刘一民的中央警卫师牢牢的盯住,不敢出来,而且不得不释放红军战俘,给红军提供银元和武器弹药;再想想从通道到黎平到剑河,再到今天的大胜,只觉得长征以来从没有今天这样的痛快、舒畅!便喊胡班长拿出笔墨,在一张从黄平买来的宣纸上挥毫写下了传世名作《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写完,只觉笔势如走龙蛇,淋漓酣畅,非常满意。就又写了个小注: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想了想,又在上面写上“书赠刘一民同志。毛泽东,1934年12月19日于黄平之战后。”

  写完后,交待胡班长妥善保管,等与中央警卫师会师后,交刘一民同志。然后就去中央纵队看望妻子和女儿。

  看见毛泽东进来,刚生完孩子的贺子珍扭过脸去,泪珠儿不停地往下掉。

  毛泽东先抱了抱孩子,然后走进贺子珍的床前,俯下身来,“子珍、子珍”叫了两声,贺子珍这才扭过脸来。

  毛泽东用他浓重的湖南腔轻轻地说:“子珍,辛苦了。”

  贺子珍哽咽着说:“润之,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可是我不想把孩子送人。也不知道毛毛现在怎么样,是不是还活着。”

  一句话牵动了毛泽东的愁肠,想想牺牲的杨开慧和不知下落的三个儿子,再想想留在瑞金的弟弟毛泽潭、小儿子毛毛,还有倒在湘江岸边的战士们,一时竟然痴了。

  同在中央纵队、住的不远的邓颖超、刘英见毛泽东来了,也跟着走了进来,听了贺子珍的话,都很伤感。女同志泪多,一会儿功夫房间里就哭声一片。刘英边哭边说,愿意和贺子珍一起带孩子,现在我们已经打了几次胜仗了,条件好多了,又有足够的骡马可以骑,坚决不同意把孩子再送人了。

  毛泽东又伤心,又心烦,就走出了房间。出门一看,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等人站在房间外的院子里。毛泽东快步上前,正要握手问好,他的老师徐特立就摆了摆手,然后说:“润之啊,带上吧,也算留一点血脉吧!岸英、岸青、岸龙、毛毛不知道还能找到不能,你也40多了,带上吧!”

  谢觉哉感伤地说:“留在苏区的不知道能有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