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3章 恨夫不成圣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到。

  比如在气候温暖,适合一年种植多季农作物的南方开辟山地做梯田,这就是他看到了王茂考卷上的作文之后,才想起来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想法,它能够让大唐可耕种的面积无限放大,并且,将种植重心,转移到靠近沿海和长江黄河下游区域,尽最大可能的恢复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做的好的话,就不会出现历史上那么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黄河泛滥的情况。从而使整个中西部以及北部地区,一直保持在青山绿水的状态,传到后世。

  当然,孙享福心里对这个时代,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想法,是没办法与他们分享的,因为,他没办法以这个时期的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作出解释,他只能自己够默默的做,让大家享受成果。

  关中今年退耕三百多万亩田地,就是他的第一步成果,明年,长江,黄河沿线,将会有更多的田地被退耕,大唐现在不过是一两千万人口而已,以后世的产量来算的话,大唐只需要耕种不到目前十分之一的田地,就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所需。

  孙享福之所以让考生们写一篇《对家乡的畅想》,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对于自己的家乡,早已有了畅想,那至少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们能够平安快乐生活的地方。

  “善阳乃是我大唐改革最大,发展最快的地方,你等应该庆幸自己能够被分派到安北大都护府学习从政,一定要谨记孙都督今日之言,用心学习,扎实做事,不要过多的去想名利上面的事情,往往你不去争名利的时候,名利却会自然而然的到你头上来。”

  李公淹作为孙享福的副手,对于这些举子的期待也很大,他是官场的过来人,也适时的将自己的心得给众多举子讲了两句,众举子闻言,深以为然的表示受教了。

  然后,李公淹又小声向孙享福道,“北地寒冷,关中往北的道路已是一片白雪,他们想要抵达善阳,只怕要吃些苦。”

  “不吃苦,怎么能成长,这就当是他们去北地学政为官的第一道考验吧!

  不过,在物资上面,咱们不能短缺了,就他们现在的这身棉衣,是抵挡不了北地的风雪的,稍后我会让幸福村给他们给他们每人送一件羊皮夹棉大衣,另外,手套,棉袜,皮靴,烈酒之类的,也会准备一些,算是因为环境特殊,额外发放的补贴吧!这个情由要跟到其它地区实习的举子讲明,可别让别人有什么话说。”

  “这个事我会办好,那么,我现在就宣布,让他们收拾行装,三天之后出发前往善阳了。”

  “可以,善阳那边,我已经去信给褚遂良讲过了,他会安排好,这些学子,真正学习新体制的时间,也就一个冬天,开春之后,他们会被派往各个新建的郡城任职。”

  “那下官就先去办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