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从长计议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养老金,就没有具体的规定,朱由检仿照的是后世公务员制度,并不扣钱,而是退休后直接发放。

  这几种制度,在加上编制定额,巡抚成为地方长官,吏员纳入管理范围,发放薪俸,木料费用归公等,1就是最近崔呈秀的成果,可以说相当丰硕。

  然而,朱由检看完后,久久不语。

  这些政策是不错,而且很周全,并无多大纰漏,可以实施下去,朱由检之所以愣住,是因为他忽然发现,整个大明的文官,竟然有两万多人,这还是有品级的,若是算上吏员,不下十万,再加上武官,几近二十万。

  如此多的人数,想要改动起来,是非常麻烦的,他忽然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官制改革,没有那么容易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疏漏。

  之前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下方地方,成立地方都察院,在朝臣看来,是一招很妙的棋子,地方都察院不归巡抚管理,独立办公,同时有被封印的密折权力,随时可以将地方军政情况上报中枢,直达御前。

  这等于将监察权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督抚大员的监察,是中央集权的一种。

  然而真实情况呢,是朱由检发现大明没有地方检察院这一类的功能机构,恰好当时给事中捣乱,他便一拍脑袋做出决定,将这些讨厌的家伙下方地方。

  然而呢,真是情况是,朱由检不知道地方是有监察机构的,提刑按察使司就具有监察权,负责弹劾地方,纠正风气。

  十三道监察御史下到地方,成立地方都察院后,就将这种监察权逐渐侵夺,如今两个月过去,基本上,纠察弹劾这一类的事权,已经到了监察御史手中,提刑按察使司目前还有这些职权,但可以预见,过个一两年,就会丧失。

  目前结果看起来还是好的,但这只是个巧合,不可能每次都会如此幸运,一旦各种机构闹起来,倒霉的还是地方百姓。

  因此,当发现自己的官制改革牵扯到如此多人,而且影响很大时,朱由检顿时犹豫了,自己的想法,会不会不成熟,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会不会出现纰漏。

  所谓体制内的改良,就是如此艰难,影响太大,后果严重,若是一张白纸,反而更加简单些,朱由检想实行什么制度就实行什么制度,哪里还要考虑这么多。

  “奏疏写的不错,不过有些地方还需从长计议!”朱由检斟酌道。

  这句话顿时让崔呈秀愣住了,有些地方要从长计议?这不都是按照您老人家的意思写的吗,怎么又不对了?

  “爱卿误会了,不是要改,而是朕的考虑有些欠妥。”朱由检笑着解释道,“官龄工资可以批准,就以科举中式为时间来计算,至于养老金和养廉金,暂且缓缓。”

  这两个东西牵扯很大,其资金来往发放,都需要专职人员管理,对于想要梳理中央地方管制的朱由检来说,此时能不增加机构就不增加,省的以后麻烦。

  反正这玩意他是打算补的,以后发放也不迟。

  “至于官龄工资增长太少,则以散阶的薪俸来补偿。”朱由检出了个注意。

  明朝文官是有散阶的,只是散阶一般来讲没什么用,只是要来好看而已,不过现在可以排上用场了,不同的散阶有不同的工资,这一块和官龄工资一起,这种涨幅足够了。

  后世经验告诉我们,加工资不要一次性加很多,而是慢慢加,年年加。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