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六章 铿锵玫瑰_我叫欧楚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只是一场商业比赛,但比赛结果还是引起了全国媒体的报导。

  《圣经日报》以欧楚良比赛最后那脚偷袭的任意球为背景报道了这场比赛——一个可以进球的守门员!

  《南方青年报》还算客观——米兰整体实力要强于辽足很多,这只是一场教学比赛。

  《体坛周报》则高调以欧楚良、李鉄和商议的视角表明,旅欧的球员在战术层次上就比国内球员高出一大块,球员要想取得进步,必须走出国门,见识一下全新的世界。

  虽然这场比赛并不是头条新闻,但是有关欧楚良和米兰的报导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在球迷眼里,不就是期待这一届的国奥年轻球员大杀四方吗?

  还有谁比欧楚良更有代表性呢?

  尤其是江湖-足球网,几乎将欧楚良捧上了天。

  “世界第一门将!”

  “攻守兼备守门员!”

  “进可攻,退可守,世界上最全能的足球运动员。”

  诸如此类的一系列词汇几乎将欧楚良吹上了天。

  在这之前,如果说欧楚良的扑救灵敏,门线技术好也就罢了,毕竟欧楚良是个门将;但现在他竟然可以做出马赛回旋,牛尾巴,甚至任意球直接攻门这一系列“花活”,那就彻底超出了球迷认知的范围。

  欧楚良的“强势回归”令国内球迷信心大振,顿时觉得这次奥运会预选赛已十拿九稳。

  在米兰回意之后,李鉄和商议两人去国奥报道,而欧楚良则因为其特殊性,被特批成“技术指导”前往京城,充当女足队员的技术助理。

  孙文、高虹这些女足队员们见“小欧指导”再次光临,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口,纷纷要和欧楚良合影。

  六月来临,备战19日在美国开幕的第三届世界杯女

  足赛的中国姑娘们即将踏上征程,准备又一次为中国足球

  书写辉煌。

  从美国巡回比赛回来以后,女足姑娘们就一直封闭在北京西山八一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只安排了二次记者的集体采访,其他时间一律向记者说:“NO”。

  即使从福建、上海等地专门为采访女足远道而来的记者也不例外,必须从足协新闻办公室开具介绍信,然后由足协通知基地办公室,办公室再通知基地门卫,经过了这样几道手续才能进到基地里。

  除去足协安排的集体采访外,没有记者能够以这样的程序进入基地采访。

  而为了满足球迷的需要,即使采访不顺也得硬着头皮想办法搞到女足训练的情况。

  于是呼,不少记者爬了一小时山路才到达基地的记者们纷纷从山顶上绕过基地,到半山腰去看女足姑娘们训练。

  大赛尚未打响,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就已经显露无余。

  “一二一,一二一!”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清晨一早,口号声就在足球场响起。

  欧楚良早早起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