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刘子晏笑谈浪子业,徐子墨独醉秋月夜_凡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仅要当狗,还要用嘴叼着把柄,摇尾谄媚地送到大人手上,才能赏顿残羹剩饭。”

  刘子晏一边声情并茂地说着,一边扭动着身子,学着狗摇头摆尾的模样。

  刘子晏:“狗都不愿意当,还谈什么出军立业,光复中原。”

  徐子墨:“你愿意当吗?”

  刘子晏仰天大笑:“哈哈哈!”

  刘子晏:“当然不愿意!”

  刘子晏:“你知道我怎么上的蜀山吗?”

  徐子墨轻轻摇了摇头,静静地注视着刘子晏。

  那一刻,徐子墨突然发现,刘子晏的目光中,闪出了泪花。

  刘子晏轻轻叹了一口气,轻轻躺平在房顶。

  刘子晏:“我家原住京郊四十里外的道安乡,我父经营着丝绸商铺,为当地巨富。”

  刘子晏:“洛中十二年,朝廷发兵征讨南蛮,父亲为了报效朝廷,捐粮送饷不计其数,任劳任怨未有怨言。”

  刘子晏:“结果到了那里才发现,哪有什么南蛮贼寇,不过是将领怯战,杀了当地百姓以邀军功,谋求上位。”

  刘子晏:“满山荒芜,尽是伏尸流血,惨死的也都是流民百姓。”

  刘子晏:“这就是洛中十二年的‘怒江大捷’。”

  刘子晏:“至此,父亲饱受惊吓,大病了一场,再也不愿意为这群人效力。”

  刘子晏:“南汉朝廷只顾内争宫斗,根本不顾民间疾苦。”

  刘子晏:“洛中十四年,三贤王与平阳王争权,平阳王断了羽林卫的军饷,三贤王一怒之下将京郊八百里内的富户百姓抄家掠粮,无论贫贱老幼。”

  刘子晏:“父亲也在这一年因病去世了,家道衰落,各奔东西。我自此为了躲避三贤王势力,躲到了安南,后辗转平阳,幸得清徽掌门收留,来到了蜀山。”

  秋风乍起,掠起一阵清凉。

  往来的人群,也逐渐疏冷。

  喧闹的街道,也随着天色渐完,逐渐冷清。

  甚至安静到可以听到落叶随风地沙沙作响。

  徐子墨静静地依靠着屋檐,看着天上的月亮。

  这一刻,徐子墨看到了刘子晏与平日里截然相反的模样。

  徐子墨没有说什么,或许是同病相怜,感同身受。

  刘子晏:“要是有机会,我倒是想去北唐。”

  刘子晏:“听说北唐皇帝求贤若渴,殚精竭虑,雄心一统。”

  刘子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静静地躺下,不再说什么。

  徐子墨:“明天看完花灯会,我们就回蜀山。”

  刘子晏:“那回去怎么和掌门说。”

  徐子墨:“知经文,入江湖,见大千世界,方知真我。”

  徐子墨:“这是镇谷老师教我的。”

  徐子墨:“既然我们见了大千世界,回头时,就已是真我。”

  徐子墨:“见到掌门,他自然可以看出这一切。”

  刘子晏:“行吧,都听你的。”

  徐子墨伸手拿起茶壶倒茶,却发现茶壶空空如也,只好伸手拿过刘子晏的银壶。

  徐子墨:“借你二两清茶。”

  不等刘子晏反应过来,徐子墨拿过银壶,仰头一饮而尽。

  刘子晏:“啊!我那不是茶!”

  顿时,徐子墨先是觉得口中冰凉,咽下去时却感觉一股滚烫,如同刀割一般。

  徐子墨只感觉喉咙一阵难受,甚至说不出话来。

  再然后,脑袋开始逐渐迷糊,脸颊红润。

  刘子晏:“坏了坏了,你也破戒了。”

  刘子晏:“这下我可暴露了。”

  徐子墨的眼神越发迷离,头脑昏沉,就要到头睡去。

  朦胧中,徐子墨支支吾吾地吃力说道。

  徐子墨:“明.......明早,叫......我,看花......灯。”

  徐子墨支撑不住,枕着屋檐,昏昏睡去。

  徐子墨小声呢喃道:“我没见过。”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