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四章 诺贝尔奖_外星代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国内经济圈都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合作中,杜克只是出席过几次签订协议和奠基仪式,他的精力和关注点并不在这些徒有虚名的地方,而是同朱云谦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一起完善了800M的莲花堆D-80系统设计,使之具有了开建商业试验堆的能力,这个比起第二代莲花堆来说,在时间上要更加急迫一些,因为发改委已经开闸放行新的核电建设计划了。

  如果杜克这边能够拿出设计成果,东方新能源的第一座800M商业实验堆的申请就能够早日向发改委提出。

  所以当杜克让克里完成了D-80系统的最后模拟测试后,测试结果显示全部设计指标都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杜克终于为这个D-80设计定型划上了句号,早已等待的刘建基他们马上拿着杜克的这个方案向发改委提出了申请。

  本来按照他们的计划,是用D-60这种600M型号作为未来核电建设的主力堆型,毕竟在国内搞D-30的功率太小,经济上不太划算,D-60设计完成得比较早,在巴基斯坦也开始开建,把握很大,但是杜克回到莲花基地发现D-80的设计居然都接近尾声,便要求东方新能源等一等D-80。

  因为对于国内来说,这种新型号堆型显然更加有效率,一个核电站建设3台机组就能够为一个较大区域提供强劲电力支持,在管理和维护上更加简单高效。

  东方新能源的申请很快就获得了审批,很快他们就在早已选好的华东某地开建第一套D-80机组,这样,新生的东方核能公司便创造了一个世界核能开发史上的新纪录,一种堆型同时有三种不同容量的堆开建商业实验堆。

  当然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旁人根本无法成功复制的。岂不说没有一个国家肯让一个公司在小规模堆型都没有成功的前提下就建设新容量的商业实验堆,就算允许,也没有那个公司能够在一年左右时间搞出三种不同容量的核反应堆来。

  核电站的设计和验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工程,一般国际上的核电研究机构,能够花一、二十年时间推出一款新堆型出来也就谢天谢地了,更别说一年开发出几个不同功率的堆型了。

  发改委在审批通过了东方新能源3套莲花堆D-80机组的同时,也审批了南方核电4套D-80机组和中核4套D-80机组的建设计划,只等东方新能源的商业试验堆投产成功便开始建设。

  一下子,杜克莲花堆在国内获得了开建11套D-80机组的大订单,让东方核电的扩建工作搞得如火如荼,而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首轮莲花堆D-80机组的建设成本被框定在了2500美元一一这个价格比前国际上当前最先进的所谓三代堆价格要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