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六章 只争朝夕_外星代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杜氏重工和兵工的人分头研发,杜氏重工有杜克留下的一套极为有用的研究基础,杜氏重工有着设施极为完善的材料研究中心,而杜氏重工研发机制对于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有着极好效果。

  现在复合材料的成分制造的实验室分析基本完成,开始进入工艺研究阶段,如果不是那么顾忌成本问题,现在按照实验室方法来生产也可以,只是这样一来这个成本就很难降下来。

  但是兵工方面光电设备研究进展就没有这么理想了,尽管杜克通过秦泰然为兵工在光电设备研发投注了很多资源下去,但是兵工的研发机制实在有些积重难返的味道,单独投入资源对于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用处不算特别大,顶多是暂时性的刺激。

  在这种情况下,杜克忍无可忍了,他同秦泰然就这个事情详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只有改变机制才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正巧秦泰然也对于兵工研发体系颇有微词,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取得了刘老爷子和杨总长的支持后,联手对兵工的研发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可是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方面就不是秦泰然可以控制的了,因为这涉及到了国内几大航空研究所,他们上头的中航工业可不是秦泰然敢乱伸手的地方,彼此分属不同的体系,就算秦泰然有刘老爷子和杨总长的支持,秦泰然也不能随心所欲,要知道对不同的山头之间的事情乱伸手是做官一大忌讳。

  别说秦泰然现在还是一个区区副部级兵工研发副总经理,就算他是兵工老总,面对中航工业的大佬也没辙。论块头,兵工和中航工业半斤八两。

  好在杜克有莲花堆核电站研究的先例,在进展不理想的情况下,杜克同秦泰然商量出来一个好办法,他们借口DSM研发基地有着更好的研发环境和设备一一特别是有其他航空发动机研发机构不具备的风洞研究模拟仿真应用中心,然后通过总装杨总长将全球鹰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团队整个儿搬迁到了DSM研发基地,让杜克出任这个管理总负责人。

  当然这批人员的工资福利什么的,现在都归杜克来发放,未来研究出来的新航空发动机产权实现多方共享,看起来杜克在这件事中付出要多很多,不但全球鹰是他给弄下来的,现在还得出钱养这些研究人员。

  不过现在杜克在终结者无人机研究上是只争朝夕,多付出一些资金对于他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何况杜克还同总装谈好了未来从这些研发人员中双向挑选一些留下来作为DSM航空研发方面的种子。

  随着DSM成果迭出,上头的大佬们已经看到在军工这一块很有希望打开现在的体制,开创一种更加具有活力的竞争机制出来,所以上面对于DSM进行扶持的心思越发重起来,无人机这一块,如果DSM能够挑起大梁,上头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我们军费有限,还有很多领域更需要投资,在无人机这一块之前的成果乏善可陈,要不是杜克横空出世将全球鹰忽悠下来,现在中航方面不会有这么大的动作来参与这个项目,但是上头也看到了在无人机方面,即便有了这架全球鹰,单靠中航的力量,即便是要复制出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这方面,杜克的DSM和杜氏重工却表现出来极强的研发实力和高效效率,率先解决了无人机的软件体系和材料的破解,软件系统方面现在已经能够让J-7无人机成功上天,淋漓尽致体现出J-7的机动性,在实用性方面已经毋庸置疑。

  刘老爷子等人现在已经在猜测杜克的新无人机试飞日期到底是一年,还是一年半,这个研发周期是大家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的,现在大家却逐渐开始习以为常。

  因为这不仅仅是杜克具有超乎常人难以想象的技术天才,还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研发激情。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