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一章 决赛(二)_羽半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了较高的接球点,然后,抹扑技术再次闪亮登场,将球从低于球网位置扑中,扑向佘同的远角——反手底线。

  只不过,由于此球控制难度过高,加之龚阙高速奔跑之中身形并不稳定,这一扑球,却打成了后场高球!

  还好,此后场高球乃是网前扑球形成,故而速度极快,同时,该球飞向了佘同的远角,佘同非但无法针对此球发动进攻,还必须使用反拍进行过渡,也就是说,佘同将由此球开始,从主动转为被动。

  反拍击球同样可以选择场上四点,但由于采取反拍击球时,球员需要背向球场,击球的瞬间无法用眼睛去矫正发力,只能依据感觉去控制手上力量,反拍出球的精度必然无法与正手相比。

  情况好些的时候,球员反拍更倾向于选择回球至网前,这样不容易给对手留下进攻机会,但是,面对一些非常不利的后场球,再想回球至网前,却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比较到位的后场球,由于距离较远,回球之时羽球飞行时间也必然较长,此时回球至网前被扑的风险会极大地增加,这个时候,选择回球至后场更稳妥,当然,反拍回出的后场球,通常会迎来对手的痛击。

  龚阙扑出的这粒后场球,落点相对偏后,落点位于佘同的远角,处理难度更大,基本绝大多数球员的第一选择,会将此球打至后场。

  只见佘同在第一时间冲向此时,他此时已经完成了转体,只需要腰腹之力带动手臂,便可以完成反拍过渡,过渡之后,他的局势将由主动转为被动。

  董明眼睛紧紧地盯着佘同的一举一动,按照他的理解,此球想再回至网前,几乎绝无可能,原因无他,羽球位置过于靠后,并不具备将球吊至网前所需的下压空间,将球击至后场便是他唯一的选择。

  又有人问了,此球如果不采用下压,直接收吊很难吗?收吊不仅不难,还很容易做到,但因有一个“收”字在里面,收吊之后羽球飞行速度较慢,再加上飞行距离过长,一旦打出这种收吊,对方球员可以从容将球扑杀,收吊几乎与自杀无异。

  并且,从当前佘同的挥拍动作来看,也是准备击打后场高球的前奏,只是,在他将球拍挥出之后,董明却没有听到应有的清脆击球之声!

  是滑吊,佘同竟然利用反拍打出了滑吊!直线吊球,最常见的就是收吊与滑吊,这两种吊球的最大区别就是滑吊球速略快,且由于下落速度更快,进一步缩短了飞行时间。

  滑吊对于羽毛球的控制要求较高,还需要良好的动作一致性进行配合,这样滑吊才能具备足够的迷惑性,因而,滑吊通常在正手击球之时才会出现。

  正手打出滑吊的难度尚且较高,又何况利用反拍?说实话,这是董明第一次在比赛中看到有人打出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