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金陵县_饮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口也越来越多,所以,土地的压力甚大,粮食入不敷出,眼下还好一些,但是时间一长,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关东地区的粮食早晚不够,那时候,就会形成饥荒了!这两个粮仓,也是我大唐目前的粮仓了!”

  李二和房玄龄的脸色渐渐凝重,李毅说得不错,自古以来关中地区人口便是众多,这就造成人多地少的尴尬局面,久而久之,关中地区早晚承受不住压力,从而造成粮荒!

  “那还有两个粮仓呢?”

  “第三个粮仓便是东北!”

  李毅话一出口,李二脸上顿时难看起来,东北?那不就是高丽吗?高丽,那是大唐人心中永远的痛,隋炀帝三征高丽,致使无数人死在异乡,所以,所有的唐人都不愿提高丽。

  看出李二的脸色,李毅也是安慰道:“李叔叔,高丽,是一定要攻打的,这是肯定的,但是不是现在,咱们还需要积蓄实力!”

  李二呼出口气。“放心吧,朕还没那么冲动,不过,有生之年,高丽,朕必须要拿下来!”

  “李叔叔放心,这事,小侄定会鼎力相助!”

  李二点了点头。“恩!你刚才说的粮食问题,确实是我大唐目前所要面临的问题,朕也很是头疼,说说你的第四大粮仓吧!”

  “这第四大粮仓,便是江南!”

  “江南?”李二和房玄龄一怔,江南富庶他们也知道,但是江南地势复杂,开发江南所需要付出的东西太过巨大,甚至有些得不偿失!

  “呵呵,李叔叔,我知道开发江南,耗资太大,但是这江南确实非开发不可,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恩?这怎么说?”

  “李叔叔,我曾经听我师傅说过,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叫临邑的小国,他们那里生产一种稻种,可以一年三熟!”

  “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毅这个消息确实把李二和房玄龄给吓住了,一年三熟,要是真有这等稻种,那大唐还何来缺粮一说,这事太重要了。

  李二站起身,凝视着李毅,说道:“毅小子,这事可开不得玩笑!”

  “李叔叔,这事我是从我师父口中得知的,而且这段时间我也打听过了,确实有林邑这个小国,不过至于有没有这种粮食,还有待查实,一旦有了这种粮食,那么江南的部分地区就可以达到一年三熟的地步,而其余大部分地区也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这可是一个巨大的粮仓,而且,就算没有这种稻种,江南的开发也绝对是利大于弊,所以,这事要早作打算!”

  林邑国的稻种正是传说中的占城稻,李毅前世便已经了解过,但是,现在到底有没有这种稻种,还有待考察,所以,李毅没有把话说的太满,但是,江南的开发却是势在必行,没有江南,大唐便永远不能真正的崛起!

  听到李毅只是道听途说,李二和房玄龄的心而渐渐冷静下来,不过,不过怎么说,这也是一种希望。

  “毅小子,这林邑国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朕希望尽快能有个答复!”

  “李叔叔放心,小子这就着手安排!”

  房玄龄:“不过,无论如何,这开发江南,兹事体大,我大唐现如今恐怕没有这个能力吧!”

  “不错,现在的大唐还不宜开发江南,步子迈的太大也不好,但是咱们却可以早做准备,开发江南,需要的是一个中心,小子一直一来便主张以点破面,无论是将来开发江南或是推广稻种,都需要一个中心,就像是川蜀的的蜀郡(成都)和关中的长安”

  李二和房玄龄稍加思索,才明白李毅的意思,李毅不是要全面的开发江南,而是想先开发出一点,然后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这点来做到中心开花,那样将事半功倍。

  李二点了点头。“你小子看中哪里了!”

  李毅眼神一清,缓缓道:“金陵县!”

  金陵县?李二和房玄龄顿时脸色怪异,能作为整个江南的中心,至少也要是一州之地,没想到李毅竟然说了一个县城。然而只有李毅知道,金陵,是被称为十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在古代,也只有这里,才算是江南的中心!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