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七四 吃豆腐易,吃东瀛军难_搞化学的不能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大光这个师,防地差不多有三十公里宽,这都是大草原,无险可守。几乎可以说,处处都是漏洞,敌人从哪儿都能钻进来。

  草原上有路,也可以说不用路,这大冬天的,踏着雪,步兵怎么走都行。

  怎么防住,吴大光也是伤透了脑筋,二万来人,说起来也不少。可是,东瀛军人数更多,正面压过来三个师团,还有两个师团侧翼掩护。

  按照最简单的计算,三十公里宽的防线,一米五一个人,两万人正好把三十公里防线添满。

  可真的打仗,却不是这么简单了,如果真的布署这样一条单薄的防线,东瀛军一个冲锋就能把防线给你冲个七零八落。

  吴大光只能是选择几个重点防御地区,布下重兵,互相支援,形成犄角之势。

  毕竟在靖安军校学习过,怎么排兵布阵还是知道的,这也是刘大双当初设立军校的重要目的。

  保安军自成立之初,并没有经历过大战的洗礼,真正的大兵团作战经验几乎为零。

  经历过的一些剿匪等行动,那都是些零星战斗,对手也比较弱。

  就算是和罗刹人、东瀛人、北洋军打过的几场仗,也最多是师级、团级的局部战斗。同十几万人,或者上百万人的大战相比,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的战斗。

  吴大光很头疼,他的指挥部设在郑家屯,这是他最后的防线,一旦前面的阵地失守,这个小镇子将是他的最后归宿地。

  大兵团作战,保安军每年都组织几次演习,锤炼这些将士。

  吴大光不光是军校学习成绩表现优异,平时的带兵也是保安军中佼佼者,所以,升迁的很快。

  不过,真正的大战来临,他就发现以前书本上学的东西不够用了,平时演习积累的经验也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派出的小股部队几乎都铩羽而归,原来计划的放放冷枪、埋埋地雷什么的根本没用。

  十多万的东瀛军携带着重武器,行军速度并不快,但却有章有法,防守的滴水不漏。

  东瀛西进兵团总指挥是参谋长秋山好古兼任,几个师团的大队以上指挥官几乎都是参加过大战的老兵,经验丰富。

  秋山好古本身也是个谨慎小心之人,并不冒进。指挥着部队缓缓进军,稳扎稳打。从四平出来,一个晚上,先头部队只前进了三十公里,大部队还在四平休整呢。

  各种地况、道路、桥梁、村庄、城镇,东瀛军的军用地图都标志的清清楚楚,秋山好古很感谢这几十年来,一个个东瀛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野外风餐露宿地测量,东瀛人没有这么好的地图。

  为了躲避保安军白天飞机的轰炸,东瀛军采取昼伏夜出的进军模式。

  按照事先规划好的,白天都躲在村庄、集镇等人口密集之处,用华夏人做肉盾。

  也有部分军队利用树林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