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强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有了证据,一切都晚了。”

  钱肃乐回转身道:“殿下,此事太过荒诞,不足采信。”

  方国安大怒道:“当日吴争凭一封不知哪来的书信,指控本公通敌,你钱肃乐为何不说荒诞?”

  钱肃东轻哼一声,理没不理方国安,顾自走回了原位。

  朱以海目光扫了一圈众人,总结道:“此事容后再议。”

  方国安急了,“殿下,若吴争真得投敌,悔之晚矣。”

  朱以海的疑心病又犯了,他竟然回应道:“那依越国公的意思该如何防备?”

  方国安心中一喜,答道:“让臣领兵围了吴庄,如此吴争顾及家眷,便不得不回撤绍兴府了。”

  朱以海听了竟点点头道:“这样也好,不过越国公万万不可伤及庄中人。”

  方国安大喜,应道:“臣遵命。”

  “殿下不可。”张煌言再次大声反对道。

  方国安怒目而视,“又是你!”

  张国维是真无奈了,他沉声道:“殿下,不管怎么说,吴争还在杭州,以莫须有的罪名,羁押在外将士的家眷,这……令人寒心哪。”

  朱以海又犹豫起来,“那……那如何是好?”

  张国维牙一咬道:“臣愿意为吴争担保,若吴争投敌,请殿下砍了臣的头颅。”

  张煌言也道:“臣也愿意为吴争作保。”

  钱肃乐道:“殿下,人心容不得试探,忠诚不容亵渎,望殿下三思。臣愿意为吴争作保。”

  朱以海终于下了决心,大声道:“这样,此事就不劳越国公插手了,孤意已决,由廖千户带人看住吴庄中人,只要不出吴庄,就不得为难。如此既保全了吴争的颜面,朝廷也能安心。”

  方国安怒哼一声,拂袖就走。

  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面面相觑,各自微微摇头,一声叹息。

  ……。

  这时的吴淞口海上,兴国公王之仁脸色凝重。

  这是一场赌博。

  赌得是上天还没有真正抛弃大明。

  王之仁很欣赏吴争不假,锐意进取、血气方刚。

  由王一林的转述中,王之仁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个机会。

  但这个机会非常难把握,而且风险很大,真正的胜负手还在于多铎的意志。

  王之仁不担心这场伏击会输,也就是说,在王之仁心中,这场伏击一定能赢。

  无非是大胜还是小胜罢了。

  王之仁也是多年宿将,很清楚多铎率六万大军而来,前锋也就三千人,最多不会超过五千。

  从来没有哪支军队会将全军一股脑地同时齐头并进,那是叫找死,再说交通也不允许这么多人一起行军。

  而且前锋与中军距离至少会在五、六十里以上。

  这是为了遭遇不测,而让中军和后军有做出反应的时间准备,不至于因惊慌失措而崩溃。

  吴争和王一林两部总计有近六千人,而且都是精锐明军。

  以有备对无备,以从击寡,胜是自然的。

  但这胜利最多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无法左右整个战局。

  能左右战局的是鞑子主帅多铎的意志,他会是知难而退或者以苏州府会据点与杭州城对峙,亦或者是以全军强攻杭州城,与吴争鱼死网破?

  在王之仁心里,更趋向第三种。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