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名正言顺?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朝廷左、右营前来解围。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他们顾忌太多,说句不中听的,就属于表子要当,牌坊要立。

  可他们忘记了一点,他们自己没有这领导力、号召力,朱以海也没有。

  从崇祯上吊开始,先是弘光,后是潞王、鲁王、隆武,最后是永历,除了永历朝地处偏远,坚持得久些,其它的,全没支撑过两年,甚至不到一年。

  究其根本,新帝没有号召力,说简单点,没有实力。

  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新帝登基,全靠几个旧臣、老臣在那拍脑袋决定。

  这也就有了弘光朝后,潞王在杭州、鲁王在绍兴、隆武在福建、永历在广东,甚至同时出现两个皇帝同存的奇葩景象,好嘛,群雄争霸嘛!

  若是群雄,那也不错,问题是他们连群雄都够不上,譬如鲁王在绍兴,若不是吴争返回,王之仁、方国安两国公左右着朝局,朱以海算个屁?

  隆武也是,他心高气傲,一心想着北伐收复失地,可结果呢,他所依靠的郑芝龙,一听清军来了,第一个命令就是令郑家军全线后撤,使得有着数十万大军的隆武朝,甚至连场象样的抵抗都没有,便寿终正寝了!

  永历朝也一样,被孙可望整体挟持,永历帝甚至被软禁在安龙,所谓的安龙府,其实就是一个废弃的明朝卫所。

  所以,南明之所以不堪一击,不是我泱泱汉族无人,更不是义士杀敌不勇敢,而是没有一个能号令群雄的领导者,更不是打不出这样的领导者,而是那些文武,只顾到自己的利益,就近或就亲选择继位者。

  这首先得怪那个夺了侄子帝位,得位不正的朱棣,他自己也觉得这事做得龌龊,于是他的子孙,全被他当了猪养,没个有能耐的,否则,如果崇祯上吊之后,南面出个象他自己那样敢以数百骑夺位的子孙来,鞑子岂能轻易南下?

  至少,也能混上个隔江而治。

  也得怪崇祯,他的帝位来路是正的,当了十几年皇帝,根基也有了。

  可被李自成一逼,就上了吊,置整个天下万万子民于不顾。

  其实他完全有时间离开顺天府南下,哪怕逃到南都应天府,再组织军队打回去就是。

  可他却认为朝中那些个不来护驾的无良重臣代表了天下人心,心灰意冷地挂了树。

  如果崇祯还在,吴三桂那个跳梁小丑敢引多尔衮入关?

  借吴三桂胆,他也不敢!

  如果崇祯还在,当时弘光朝百万大军能一哄而散?

  左良玉敢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挥师东向?

  如果崇祯还在,各地明军或许还是战力低下,但也绝不敢成建制,甚至于数万、十几万的大军一箭不发降了清。

  如果崇祯还在,仅数十万人口的满人能占万万汉人的土地二百多年?

  总而言之,大明朝之所以亡,并非什么阉党祸乱、清流无耻、文官贪婪、武将怕死……无非一点,崇祯之后,明室无人!

  新帝手中无权,帝位还是被人拥立推举的,说出的话自然不是圣旨,是狗屎!

  合则听,不合,则听不见!

  这样的朝廷,自然是闻敌即溃了!

  <scrpt>();</scrp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