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智谋天下第一的伟人。

  也不曾想过,靠着自己的才智能让天下智者俯首听命,娇躯一振,四方拜服,这世上哪有?

  换你,你肯拜服吗?

  吴铮什么都不突出,大学上得也不是名校,除了自认长得还差强人意这唯一一点聊以自尉外,别的吴争从来没有想争第一。

  所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是吴争一直以来所信奉和遵行的原则。

  但在此时,有一点吴争很自信,那就是这些年的阅历和比此时人多的历史常识、远知灼见。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所以,从得知道墟粮仓,开始筹划搬空粮食开始,吴争就没有想过这事会瞒过金声桓去。

  既然瞒不过,自然得筹划应对之策。

  调走王得仁,便是应对之策。

  而有池二憨在,王得仁更做不了小动作。

  这就是吴争的心性,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

  绍兴府东门,就是上虞方向,张国维和王得仁就是从那方向来的。

  在绍兴和道墟之间,有个小镇叫皋埠。

  这地名的来历就无从可查了,但它也是从驿站慢慢发展成小镇的。

  人口不多,地形也简单,除了连绵数里的房屋之外,没有什么令人记忆深刻的特征。

  当金声桓的骑兵穿过小镇时,明军骑兵就等在那。

  对,就这么堂皇勒马等在那。

  一千多骑兵,是池二憨从平岗山带来的。

  此时,由宋安率领,平静地凝视着来者。

  他们的目的不是歼灭,或者阻击,而是逼降。

  当然,如果这支小骑兵队有胆敢于一战,那么绝对不会让他们看到太阳出山。

  这是吴争的交待,宋安肯定执行不误。

  隐藏、偷袭没有必要,就是这种坦荡,让金声桓的六百骑兵放下的武器。

  没有丝毫悬念,三倍于敌,以逸待劳。

  想顽抗吗,请便。

  想突围吗,不许。

  唯一体面地生存之路,就是投降。

  ……。

  出乎吴争、张国维所料,北面沥海战局突然发生了变化。

  并向着坏的方向发展。

  谁也不曾预料到,已经“溃退”的清军总兵柯永盛会率部突然出现在沥海。

  吴争他们猜不到,厉中海,鲁之域包括陈胜,就更意想不到了。

  沥海的战局本来就是力量平衡的对峙之局。

  连兵力都差不多,可一旦有外力加入,那战局平衡自然被打破。

  事实上,柯永盛所率四千多人,那是清军精锐。

  能将周大虎部几乎打残的军队,怎么可能不是精锐呢?

  柯永盛一到沥海,就率军直接从明军与清军的交合部横向切入,并由此向明军顺势发动了突击。

  明军猝不及防之下,纷纷溃退。

  若不是在沥海城中的陈胜迅速调兵接应,稳住了明军阵脚,那今日绍兴府的局势就得重新改写。

  厉如海、鲁之域部经过两日奋战,突出十里地的成果,顿时化为乌有。

  战场局面再次回到战前状态。

  沥海城被清军三面合围,二万明军只能困守于城,一时无力进取。

  而柯永盛的战场官职最高,顺理成章地接替了清军的指挥权。

  沥海城中的陈胜,眼见清军实力大增,一时无法想出有效的破解手段,眼见战局陷入僵持,只能派人经水路送信给吴争,禀报沥海的困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