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幡动心动(3)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点头,这才叫老城持国。黄子澄吞了口唾沫。也不再说话。朱允炆又问道:“刘爱卿的意思呢?”

  刘三吾微睁眼睛,在座位上微微欠身道:“杨大人所言极是。”说完又把眼睛闭上。

  朱允炆道:“既然刘、杨两位爱卿都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至于流徙哪里,由杨爱卿斟酌。”

  杨靖道:“臣领旨,另外还有一事。现在各路藩王人心浮动,陛下应该有所举措以安人心。辽王留京已经一年有余,行为端正。恭孝谨慈。未若令辽王回藩。

  说明殿下并无削藩之心,如此一来。可塞天下攸攸之口。请陛下圣断。”

  杨靖之言一出,几名辅政之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道如何反应。过了一会齐泰附和道:“杨大人所言极是,辽王在京察看多日,已原先皇遗训。

  令其回藩,一来宣示陛下大度,二来可安天下藩王,此策甚好。”

  黄子澄立刻道:“杨、齐两位大人所言差矣。亲籓陆梁,人心摇动,万一不幸,必有厉长、吴濞之虞,削藩之策乃安定社稷之根本。

  此番削夺周王,众王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竟然群起上书,不啻要挟朝廷乎?然陛下免除周王一死已经是恩降众藩,焉有不服之理。

  辽王在辽,数有不法事,先皇且诏之来问罪,已经证据确凿,正是削夺辽王好机会。如果放其回辽,如纵龙归海,放虎归山。此议切不可行!”

  杨靖“哼”了一声道:“不知道黄大人对辽王殿下有什么深仇大恨,屡屡抓住其不放。兴宗(懿文太子庙号)在世时,甚厚辽王,兴宗弥留之际曾有外事不明问辽王之遗训。

  先皇驾天,燕王轻骑来京,谁说不是没有辽王在辽东掣肘他才敢做如此胆大妄为之事?辽王在京实乃不妥,陛下应恩准其回藩,以安北疆。”

  朱允炆听得频频点头,又问方孝儒:“方爱卿以为如何?”

  方孝儒道:“陛下,杨大人言之有理,放辽王回去也是遵从先皇遗愿,以臣之见,放是可以,但应该削弱其护卫,剪除其羽翼。”

  杨靖道:“剪除了辽王羽翼,那还有谁能牵制燕王?这样做乃自毁长城之举,不可行!”

  黄子澄见众臣大势已在辽王一边,无可奈何道:“方大人所言有理,不如将辽王三护卫与当地卫所相换,这样一来,朝廷也可对其控制。”

  朱允炆觉得几人说的都有理,不如就捏合捏合在一起,于是道:“既然各位爱卿都这么看,那就拟旨吧。

  ”杨靖还想说点什么,只是见皇帝已经说话了,他才把话吞到肚子里。

  ……

  “殿下!杨大人那边传来大消息!”杨荣兴冲冲奔入朱植书房。朱植正在书房卧榻上午睡,听到这吵吵声,才悠悠转醒。

  朱植道:“勉仁,别着急,别着急,慢慢说。”

  杨荣道:“杨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