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战云密布(3)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说说看法,南军新败,兵员已近枯竭。朝廷派了杨靖那样大的官到辽东,就是为了敦促辽王出兵,那是围魏救赵之计。

  玉以为,我军不宜与辽东过于纠缠。更应该趁着大胜之威,倍道南下,直取应天。只要攻下应天,天下传檄而定。”

  道衍也点点头道:“张将军所言极是,老衲也同意,朝廷黔驴技穷也。目前虽然启用徐辉祖为帅,然兵力凋零,已经不足为守。殿下只要选择一个突破口挥军南下。

  定可势如破竹。如果回过头再与辽王纠缠,恐怕失去战机。”

  两人一文一武,算是朱棣帐前最亲信之人,两人这样说,其他人也不再多言,专著地看着朱棣。朱棣缓缓起来,走到窗户前看着花园里地风景,久久不出一眼。

  道衍非常明白朱棣的习惯。每次作战他都会先试探一下部下的口风。看看大家的意愿以及理由,其实主意他心中早就有了。

  他会根据部下的意见找到批驳或者更充分的理由说服他们。

  朱棣转过身道:“诸君奋战一年,功勋卓著。靖难大业也曙光初现。只是诸位真的以为应天唾手可得了吗?”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棣道:“本王起兵靖难,本来就是逆天而行。幸亏当今皇上昏庸,奸臣无道,我靖难义师才屡战屡胜,取得如今的基业。

  但大家不能不看到,朝廷虽然屡遭重创,但瘦死地骆驼比马大,徐辉祖颇有能力,复聚二十万人马坚守济南德州,非一时可下。

  而且辽东军兵精粮足在旁虎视眈眈,如果我军轻兵南下,困于大江与坚城之下,而另一边老十五趁我后方空虚袭占北平,内外交困,孤事险矣。

  所以想要问鼎应天,必须要解决了老十五这个心腹大患。

  去岁沙河大战,本王一时糊涂,中了老十五的奸计,导致输了一阵,此仇本王一直铭记在心,不报此仇,日后让我燕军如何能在辽东军面前抬起头来。

  所以孤以为此战必不能免,而且我军必须要战而胜之,全歼辽东主力,方可无后顾之忧大举南下,逐鹿中原。”说罢眼睛扫视着在座众人,目光如炬。

  张玉首先回答:“既然殿下决心已定,末将等再无他言,唯有尽心尽力辅佐殿下击破辽东之敌。”说罢,几员将领一同道:“谨听殿下将令。”

  ……

  八月初八,阳光明媚的日子。山海关各门大开,辽东军各部兵马源源不断地开出关去。

  各色各样的旌旗招展,“沙河虎贲”、“关宁铁骑”飘扬在队伍最前列;经过整训的辽东军斗志昂扬,每名士兵脸上都写着对胜利的渴望;在各卫战兵后面是一队队四轮马车,上面装载着辎重粮草,源源不断;骑兵在官道上卷起阵阵烟尘,遮天蔽日。

  辽东军进关之后立刻兵分两路,关宁军取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