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作坊百态(一)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的眼睛现下已不好使了,到了晚间便做不了活路。

  “这便记全了?阿翁可还有遗漏?”儿子刘亮再三确认道。

  “没有了,剩下些许杂七杂八小物什不碍事。”刘篾匠还是蛮心疼这个小儿子,只想他早些歇息。一旁就着灯光编织篾条框的大儿子,翻了翻眼睛没有出声。

  三娃子那是在帮自家记账,每天进了多少生漆、骨胶、桐油等七七八八皆须记录得妥帖,货栈取走几多竹器也不能错了,月底和各家结算时须颇为清晰方不会错。

  从前认不得字时,自家婆娘曾到前街的唐八婶家赊来五枚鸡子,当月底便着二丫头巧儿去还了。可到了年底唐八婶又来催欠,自家婆姨与她一顿好吵,可是让四邻街坊看足了热闹。

  那次妮子她娘可是把二丫头揍得不轻,到现在想起来还窝火的厉害,好像他刘蔑刀是个欠债不还,好贪小便宜之辈。

  想到巧儿丫头,刘篾匠心中既欢喜又满是纠结,转过年闺女就该十五了。在先生门下两三年,时常回家来,见了邻里礼节周全妥帖,说出的话句句让人爱听,起行坐卧越发不像个农家小户的闺女。

  谁见了都说有规矩涨出息了,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模样也俊俏。上门提亲的好几家人他都没有答应,街坊四邻可以看出来。他想将女儿送给先生做通房,可是总不能自己腆着脸去说吧,先生也没有个明确的表示,这事儿还得去找里正。

  “老三今日有闲了?”转天出门就遇见唐木匠,他在家中行三,刘篾匠与他打小相熟,从小就这么叫他。

  “哪里得闲?这不出门看看娃子去请的小先生到了没有嘛?哪有你好命。”他说的小先生是帮他记账的学子唐构,刘篾匠知道他说的什么,也不好再接话,抬眼看见木匠儿子陪着唐构正远远走来,转身便走了。

  想想木匠作坊,刘篾匠便常常有这样的念头,现在自家亦有读书人了,可不必求人且日日皆有记账,这一年多来,再多的财货往来均无错漏,走在唐木匠面前,刘篾匠腰板便不觉得硬朗许多。

  不似唐木匠每隔三五日不等,便须请潘先生的弟子唐构前来记账,否则以作坊目前众多的购入产出,账目便会夹缠不清乱作一团。

  自家曾与儿子商量,亦帮助唐木匠将作坊将账目一同做起来,儿子回答到,自家吃穿有靠,却不可因此断绝他人财路。为此唐木匠每月仍需支出些许钱粮求人记账。

  潘先生鼓励学子为村中各作坊记账并适当收取钱粮,称其为劳有所得理所应当,尚可将许多作坊内出息计算的清楚明白。

  现如今村里将作坊出息算作工商业,以销售物品价格的二十税一取税,比田租税略高些,却是可以接受。

  其实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算赋与徭役,好在唐里正好本事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