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七章:石城之盟(一)_宣昭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梁殊,桓温陷入了沉思,梁殊说的很对,现在的局面对于他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情,如果战争拖延日久,自己留给朝廷的把柄就会更多,到时候朝廷极有可能以这个为借口削掉自己的权柄,结束战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如何结束也是一门学问,自己作为北伐的坚定支持者一定不能开这个头,朝廷那边必须要一个第三方势力去说服。

  第三方势力很快就来了,在王猛的舆论攻势下,荆州派已经如同惊弓之鸟了,他们不确定桓温能不能挡住苻坚南下,但是王猛已经放出风声了,秦军没有粮食一旦南下必然大行屠戮之事,这对荆州士族来说如同迎头一棒,于是荆州士族很快派人去石城前线询问桓温究竟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桓温的回答相当暧昧,绝口不谈破敌推敌之策,只是给荆州派画饼,说什么虽无必胜把握,但是确有必死之心,这话说了跟放屁没有什么差别,桓温败了大不了免官,他声威这么高朝廷也不可能问他的罪过,可荆州士族那可就是毁家之祸啊,要知道苻坚听从了王猛的计策在竟陵对残存的荆州士族展开了残忍的清算,没收田地,籍没为奴,最让荆州士族害怕的是,苻坚将竟陵的大小士族全部迁往关中,这就意味着这些人将永远陷入“沦陷区”

  于是在苻坚的大棒政策和桓温敷衍的态度下,荆州士族很快转变了思路,他们通过线人跟秦国的朝廷搭上了线,仔细询问王猛和议的条件,王猛也没有狮子大开口,非常直白的告诉他们:“大军南下,非图晋土,只是希望从晋国购买粮食舒缓秦国的困厄”王猛的态度很软,甚至都没有提贡和偿两个字,提出出钱购买,这就让荆州士族大为意动。

  意动原因也很简单,这件事情不仅可以消弭兵祸,还可以赚钱,对他们而言何乐而不为?要知道晋国的禁止对秦燕两国进行战略物资交易的,尤其是粮铁盐这种物品,荆州士族有跟秦国商人走私的传统,但是盈利有限,现在借着苻坚的东风把这个禁令废了,他们又可以从中大赚一笔,何乐而不为?而且从政治角度来讲,荆州派推动和议的进程也可以极大的获取政治资本跟话语权,苻坚现在也答应归还竟陵了,他们甚至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宣扬是自己夺回的竟陵。

  于是在这种如意算盘的加持下,荆州士族很快动议要推动秦晋和议,反对再战,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哭穷,荆州士族给朝廷上书,言明粮食没有了,供应不了军需了,至于荆州提供的水路运输的船队现在为了防备秦晋南下也得全部抽调回去了,这一下釜底抽薪,立马就让晋廷的粮食运输出现极大的问题。

  桓温也借题发挥,上书言明:“粮草不足,大军无以为战。”还有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