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 国泰院线_1995之未来不是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实现商业回报进入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就成了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而当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低迷,很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另外就是人才问题了,国内缺少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人才,缺少像制作总监这样的高级人才,也无法进一步形成数字化电影企业之间的协同化合作。

  所以,国泰院线出现的很是时候。

  不需要上面投资,只需要政策上的允许和支持。

  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实验项目,在数字化电影的发展上,试着趟出一条出路。

  至于是成是败,其实都是宝贵的经验。

  毕竟,失败了可以加以引导调整,吸取教训,成功了更好,可以提供更为详实的全面启动佐证,确保落实数字化电影的政策实施。

  也算是一举多得了。

  所以,上面没理由拒绝这样的提意,直接开了绿灯。

  而对于陈哲而言,他当然更清楚这种大形势上的未来趋势。

  不远的两年之后,《星球大战1:幽灵的威胁》就会进行首次的数字化商业放映,从而开启数字电影的新纪元。

  而电影的信号,就具备了直接数字传送和放映的可能。

  这意味着,原来电影发行中的拷贝复制、储存、运输、回收等巨大的发行费用,就可以直接减少90以上。

  也意味着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或者完全用计算机生成的数字电影,就不用再为了拷贝发行,而进行磁转胶扫描。

  而数字放映,也不会刮伤拷贝,不会因为放映太久而褪色变旧。

  在这样的前提下,电影也就具备了与其他新兴媒体一样的实时互动等特点。

  而当前,glv投影放映技术公司、太平洋贝尔、德仪等公司,在香江四维的推波助澜下,事实上已经具备了从技术系统到电影放映机的实现条件。

  只不过在传送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已。

  所以,陈哲可不想国泰院线刚成立,就可能面临更新换代的尴尬处境。

  而一步到位,就成了他唯一的选项。

  他之所以通过香江四维,在后面推了一把德仪几家公司的研发进程,同样也是为了第一时间,享受到某些方面的便利。

  比如,可以最早拿到试验机以及相应的设备什么的。

  自己也完全可以在接手后,进一步的做出调整和改进,尽可能的满足放映的条件。

  这也是他们之间求之不得的条件,所以双方一拍即合,一直配合的相当默契。

  而这次国泰院线的成立,就成了其中的一个实验性质的项目。

  所以说,陈哲抓的是时机。

  而宋元看中的,则是电影发行的渠道。

  对于这一点,陈哲心知肚明,对于哥们儿的心思,也没什么意外。

  所以,也很直接的说道:“那你现在可以放心了,别的不说,赶在你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实现全面营业,还是没有问题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