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4章 师徒_合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亲显然与张潼早就说好了,替他登门请师,没说几句话张潼就把长子张昀传了过来。那时候的张昀四十出头,儒雅俊美,气质非凡,他是翰林院的学士,朝中最有学问的几位老牌才子之一。

  父亲说张学士自此就是你的先生,你的恩师,快跪下。

  苏绶就跪了,端端正正地行了拜师大礼。

  张昀微笑连连,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当场给予了许多提点,后来这些提点的确都让他在科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也给予了不少鼓励,那些鼓励,都是实打实地说到了他心坎上。

  苏绶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段师徒缘份,是来自于他年少轻狂所作的一首嘲讽贪官的长赋。

  那文章原是几个子弟间私下传阅,后来不知谁传了出去,竟落到了张昀手上。张昀看到后不但未曾训斥,反而大赞其才华,辗转知道是苏家的长子,便主动邀请相见,只是那时苏绶正因为这篇赋而被父亲禁足,不曾知晓此事。

  张家贤名在外,苏绶竟得张昀青睐,父亲岂有不高兴之理?言来语往之间,探得张昀确实爱才惜才,回家后就渐渐起了请其收苏绶为徒的心思。正好苏家与张潼打过几次交道,父亲就挑吉日拜访了张潼,告知了心意。

  不久就得到了张家回音,张昀同意,并且还主动拟定了拜师之日。

  恩师——确确实实是有“恩”的。

  那些年,张昀不厌其烦地教他作文章,教他做官,又教他如何应对朝堂世故。这些年苏绶能够隐藏得这么好,至少有一大半要归功于张昀的调教。科举之前,大家都低调地不曾对外公布。金榜题名之后,苏绶才以进士之身前往张家叩谢师恩。

  那一日,是他苏绶在这条胡同里走得最为春风得意的一次。

  “呀,是苏少卿!”

  不知不觉已到了府门前,吴淙叩开门,门房立刻将门大开,跨出门槛来迎,又朝着身后暮色传呼:“去正院通报,少卿大人来了!”

  张昀对苏绶视如半子,张家上下对他也礼遇有加。不管何时到来,苏绶都能从对方脸上感受到由衷的欢迎。

  “恩师到家已久么?”

  苏绶边走边寒暄。

  “老爷先前回来了,方才却是又出去了,大爷尚未归府,否则倒可以出来陪陪少卿大人。不过老爷交代过留晚饭,所以应该很快就回来。”

  门房殷勤地回应。

  苏绶脚步慢了一拍,又恢复如常,点点头后随着之后来迎门的一名管事入了东花厅。

  “师母可安好?”

  “回大人的话,夫人身体硬朗,昨日被三太太接到府里去消夏了,得过几日才回。——大人且稍坐,小的去沏茶。”

  管事招呼妥当,又躬身走了下去。

  张夫人既然不在府,那自然也就不必前去请安了。

  花厅的陈设还是老样子,家俱都是上好的木头,够用很多年,只是每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