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9章 李渊的态度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李渊的态度

  李神通一愣,一脸意外的道:“赞皇公回来了?”

  李元吉也一脸意外。

  赞皇公说的是李元吉的便宜舅舅窦轨。

  窦轨现在在大唐的爵位是酂国公,官拜检校太子詹事、益州道行台左仆射,统管着益州上下大小事务。

  等到骠骑府和总管府改制以后,应该还会升迁为益州大都督。

  窦轨之所以被称之为赞皇公,是因为李渊在晋阳起兵的时候,窦轨曾率军拿下了永丰仓,为大唐入主关中,提供了丰厚的粮草保障。

  李渊一高兴,就率先给窦轨册封了爵位。

  爵封赞皇县公。

  窦轨也是大唐一众勋贵当中,第一个获得李渊册封的爵位。

  为了彰显对窦轨这位大唐第一位勋贵的尊重,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尊称他一声赞皇公。

  久而久之,就改不过来了。

  即便是窦轨的爵位已经晋升到了国公之列,一些人还是尊称他为赞皇公。

  此外,窦轨还是大唐太穆皇后的堂弟,虽然离的有点远,但却是太穆皇后亲族中现任的扛鼎人物,是河南窦氏三房的家主。

  如今的河南窦氏三房,可是有数位国公、数位县公,能量相当强大。

  窦轨自己从追随李渊起至今,也一直深受李渊信任。

  就是性子有点板正,有点嫉恶如仇,还有点认死理。

  在益州坐镇两载,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用鞭子抽着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去田间劳作。

  据说在他的政治下,益州各地已经看不到几个游手好闲的人了。

  益州的百姓们纷纷称赞他有抑浊扬清之能。

  李元吉总觉得,将窦轨丢到后世的话,他一天应该能抽坏几百根鞭子。

  “我也只是猜测,并没有实证。”

  李孝恭听到李神通的话,点点头,又摇摇头。

  李神通瞪着眼,咋咋呼呼的喊道:“不是他,还能有谁?也只有他出面,才能帮太子挽回一些局面。”

  李孝恭不解的道:“真要是他的话,为什么一点儿风声也没传出来?”

  窦轨又不是什么小人物。

  回京以后,不可能一点儿风声也不漏。

  毕竟,窦轨如今在大唐,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着已故太母皇后的亲族,窦氏一族。

  窦氏一族有数位高爵,窦轨这个家主的一举一动,没人敢忽视。

  李神通瞥着李孝恭哼了一声道:“还能为什么,肯定是太子想方设法的将他的踪迹藏起来了。”

  至于为什么藏起来,李神通没说。

  但凉亭内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肯定是为了阴人呗。

  李孝恭沉吟着道:“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可能瞒着圣人啊。为何我在圣人哪里,没有听到一点儿风声?”

  李神通张了张嘴,还没有开口。

  李元吉突然插了一句,“应该是奏请过我父亲,我父亲默许了此事。”

  窦轨又不是什么小人物,要是没有李渊默许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