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9章 齐王主政(3000)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操训指示。

  至于外兵署,则负责州郡兵相关事宜,由兵部尚书封子绘、司州牧陈元康、以及高欢旧僚唐邕进行管理。

  有相国府与大将军府的存在,陈元康这个司州牧着实干不了多少本职工作,而高澄让他坐上司州牧的位置,自然不是要闲置的意思,故而外兵署便是陈元康的用武之地。

  不止是中央,高澄也没有放过对地方的调整,首先是陇西留守窦泰,被调回洛阳。

  窦泰生性刚猛,常作先锋,进取有余,但用来守备敌方,着实不叫人放心,暂守大散关的王思政因守卫玉璧,两次击退宇文泰之功,被任为陇西镇守大将,继领一万鲜卑骑兵与五万被迁徙至陇西的三河州郡兵。

  哪怕作为高澄的岳父,担任这么显赫的职位,还是要把家眷尽数留在洛阳。

  高澄在这方面向来分得清,如李昌仪、李祖娥等人之父能领家眷赴任,是因为他们手中无兵权,如今给了王思政一万战兵,五万州郡兵,由他全权负责陇西守备,就不能再因其岳父的身份破例。

  毕竟高澄就连对舅父娄昭也没有例外。

  冀州刺史娄昭受命接替潘乐镇守长安,担任雍州刺史,同样继领一万战兵,与五万三河州郡兵,家眷照样留在洛阳,当然,高澄对舅父的说法是希望与表兄弟们多亲近,同时也让娄昭给各地镇守做表率。

  娄昭也拿这个外甥没办法,不过把儿子放在洛阳也确实好过随他去关中,毕竟娄昭也没有谋乱的心思,更能让儿子们与高澄加深关系。

  至于冀州刺史一职,高澄将其交由原瀛洲刺史元孝友。

  因并州刺史,高澄岳父之一的卢道虔病逝,原长安留守潘乐被高澄任作并州刺史,接替斛律金镇守晋阳,虽然晋阳大军及其家眷大多被迁至河南,但并州在河东地区,依旧有着特殊意义,更何况并州还是留了由斛律金带去的两万鲜卑战兵,交由潘乐继领。

  至于斛律金,则依旧担任恒、朔、燕、云、显、蔚六州大都督,坐镇北疆,同时也负责看住被发去垦边的蜀兵。

  其实就实际而言,自北疆动乱,柔然焚毁六镇以来,北疆荒废多年,毕竟就连六镇鲜卑都已经全数南迁,六州相加,人口或许还不如河南一州之地。

  但北疆还是有不少胡民,且地域广阔,能够放心置于此地也只有高欢口中,能够完全信任的斛律金。

  高澄此前已经先后对河南、河北等地区做出区域规划,如今河东、关陇等地更是不会放过。

  首先是河东,高澄改河东为并、肆、汾、晋、建五州,并州刺史自是潘乐,距离洛阳最近的建州刺史由原南汾刺史尉景担任,也是为了就近看管,免得尉景故态萌发。

  其余肆、汾、晋三州,皆由河东原有刺史中选择文官担任。

  瀛洲刺史一职由被高澄一手发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